024-31533836
024-31533835

景瑞知识产权解读 互联网大V纷纷联姻 元芳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7日 |发表:admin |标签:互联网 垄断
 

        并购年年有,今年格外多。还剩40多天,今年就过完了。这一年是互联网轰轰烈烈大合并的一年。从情人节滴滴快的的高调“领证”,再到58赶集、美团点评、携程去哪儿……几乎所有垂直领域的老大老二都上演了一场由相杀到相爱的大戏。


  老大和老二爱合并,老三何去何从?巨头们纷纷联姻,也引发了业界关于是否“垄断”的争议。巨头合并是否涉及垄断?政府是否应该反垄断?景瑞知识产权为您带来020行业垄断问题的看法。


 

正方:垄断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行业创新力


代表人物:


  吴俊宇:《O2O行业和石油行业一样,垄断才是王道!》


  观点:今天互联网行业的流量和当年的石油一样,不断扩大规模才能抵御风险,把单位生产成本最大程度地降低。O2O行业提供的服务同质化比较严重,所以,两家公司发生竞争时,往往只能采用价格手段,通过烧钱的方式逼倒对手,抢占市场份额。这种竞争乱象丛生,一将功成万骨枯,并非长久之计,而合并之后“抱团取暖”,有助于各司其职,优化业务结构。


  笨手蛇:《唯垄断可生存?互联网需要拼杀后存活的行业巨头》


  观点:对于才刚刚出于起步阶段的“互联网+”而言,多一些具有市场垄断力的巨头,或许是中国经济更强的表现。而对于垄断者的态度,不妨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做指导: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市场份额来看,有垄断之名,但并未损害消费者利益,无垄断之实,那又何妨?


  商业相对论:《垄断是垄断者的墓志铭》


  观点: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3-5年。英特尔当年也是垄断者,现在谁还关心英特尔做什么呢?微软也一度是垄断者,现在谁还关心微软呢?百度也一度垄断了搜索,但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战战兢兢怕被干掉!


  中国的这批新垄断者现在才刚利用自己的创新完成垄断,刚开始收割垄断带来的规模利润。充分竞争行业,靠市场化竞争自然形成的垄断没必要反!垄断者自然有新的创新者来颠覆!垄断是垄断者的墓志铭!


  

反方:垄断或许会使市场缺乏创新,用户失去选择权


代表人物:


  志刚科技锐评:《共享经济滴滴模式走向垄断凸显互联网创新悖论》


  观点:在互联网时代,注意力垄断是所有厂商核心追求,免费是最主要的工具,判断一种互联网服务是否垄断主要应该从用户规模上考虑。而对于垂直行业的垄断,需要行政垄断力量的进入,否则市场将失去选择权。


  歪道道《滴滴快的联姻9个月,打车O2O迷局何解?》


  观点:滴滴快的关于垄断与否我不敢断言,但是,作为依旧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打车O2O,却的的确确撼动了出租车行业的封闭垄断地位,动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两家公司,在合并之后几乎没有了竞争对手,但是,以中国的当前的创业环境,没有竞争,就会缺乏创新精神,很容易形成保守偏执的作风。

         景瑞知识产权解读,如果我们把企业定义为一种创新的工具、一个信誉的载体,而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反垄断法所依赖的经济理论基础就不再存在。今天,移动互联网应用蔚为大观,移动互联网生态圈初步形成,参与者都有机会从中获益,开放的生态圈鼓励合作共赢。“排挤”甚至“封杀”对手,实质上是破坏生态圈。“老死不相往来”,也不是明智的策略。再强大的参与者,也赚不完市场上所有的钱。能健康地活在生态圈里,倒很重要。创新技术,总具有颠覆性作用。不过,技术最优也不见得就能化作市场最强,后发赶超的事例比比皆是。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巨头,都不算最领先的技术公司,但都深谙将领先的信息技术转化为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秘诀。颠覆性创新对垄断的挑战当然会遭到抵制。

  

本网站文章由网络收集,旨在与您分享知识产权知识,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信息,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