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外交事务与贸易部5日率先公布TPP的内容,随后美国白宫也将协定内容挂到网上。协定共包括30章(不包括前言的附件),主要涉及国际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三大部分。
在“知识产权”部分,该协定规定,对恶意和出于商业及金融目的侵犯知识产权的任何人,签约国要出台刑事程序和惩罚规定。《金融时报》称,这凸显了华盛顿方面打击中国网络盗窃行为和禁止新形式数字保护主义的决心。美国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而这些攻击大部分被归咎于寻机窃取商业秘密的“中国黑客”。该协定包括规范数据自由流动、隐私和网络安全的新规则。
该报称,TPP要求成员国允许大多数行业(不包括金融服务)的数据可以不受阻碍地跨境流动,并禁止中国和其他国家为保护本土科技公司所采用的种种手段,如要求企业在境内设置服务器和保存数据,企业为争取合同或进入市场而必须交出专有源代码,以及规定必须使用本土开发的特别加密算法(这令政府机构可以从后门进入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等。
景瑞知识产权解读,TPP中的这些条款并不可怕。中国政府的政策是支持创新,保护专利人。偷窃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黑客在中国也会被定罪。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黑客人数并不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是乐见TPP中的这一规定。
对于所谓“中国保护本土科技公司所采用的种种手段”,景瑞知识产权认为,企业标识识别注册、在境内保持数据存储以及源代码注册备案等,不仅是对外资企业的要求,对本土互联网企业也是同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效的安全与管理。对企业的公开信息备案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要获取商业秘密或者核心技术。
景瑞知识产权一资深代理人认为,目前,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已基本完备,但各项具体制度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包括立法、司法、执法等。从TPP知识产权条款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比较来看,TPP知识产权内容将会对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具体制度设计产生影响。我国需考虑TPP知识产权规则的利害关系,从利于国内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利于国家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具体制度设计作出必要的调整。
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科技正在突飞猛进,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关系到我国的切身利益,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TPP知识产权制度是美国主导的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但仍有值得借鉴之处。例如其中对于技术创新的专利保护和版权保护,如果适当引入到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中,以此促进我国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是有积极意义的。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这次TPP也是倒逼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化压力为动力,推动“双创”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