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催生五花八门的盗录手段
微博等平台积极配合反盗版
网络上那么多的盗版资源都来自于哪儿?枪版一般来自于影院偷拍,而清晰版的则可能是影院监守自盗,或者是破解硬盘密码获得拷贝。一些在海外电影节提前放映、以及提前进行大规模点映的电影都极易遭遇盗版。
五洲发行总经理李宁表示,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影院布局这么大,这么多影院荧幕,6000块硬盘发出去,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而且以前盗版的载体是光盘,如今在互联网上,盗链传播速度更加快,比以前的盗版光碟成本低更多,使得盗版源“像寄生虫一样裂变式的扩张。”
盗版有多少年历史,防盗版之路就有多漫长。李宁回忆,“以前在胶片时代,我们最早的土办法是在胶片上做记号,全国做200多个记号”;而如今,做记号的方式升级为给电影内部嵌入水印,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硬盘反复加密等等。一些网站也和片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大力配合打击盗版。比如微博会用屏蔽关键词等方法令盗版源无法传播,12月20日,新浪微博CEO王高飞表示:“发上映影片种子的,一律封号”,微博出重拳打击盗版。而百度贴吧也给片方开放了权限,让片方可以自行处理盗版链接。
如今片方仍然会用土方法来预防盗版,其中之一就是人力监管,请工作人员在现场盯防盗录现象。一旦发现盗版盗录,片方会跟电影局和发行放映协会汇报,也会请众大合联、华夏监察等公司来监察。
第三方公司提供监测服务
我们还有更惊人的防盗版技术
盗版手段野蛮生长,防盗版技术当然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现在片方都会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盗版监察。冠勇科技是一家提供影视独家版权的全网络检测和下线处理服务的版权数据服务商,可以通过影视内容搜索引擎来检测盗版,再和各地的网络版权监测中心合作进行下线。
冠勇科技创始人吴冠勇介绍,他们的检测平台是7*24小时运转,可以对PC端、移动APP、OTT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平台、微信公众号、搜索引擎、个人网站、直播平台、论坛等进行全网和重点终端的检测,数据平台能自动完成90%的检索量,剩下的由内容检测事业部再进行处理。
热门大片每天都会被检测出上千条盗版链接,吴冠勇表示,票房越高的影片受盗版冲击越严重,热门大片甚至在点映期间就会出现高清盗版源,近期的《寻龙诀》就是重点受害对象。
检测盗版源主要是通过关键词搜索和画面帧快速比对的方式,“最有效的是画面帧的快速比对,能精确判断是片花物料还是整片。”
发现盗版源后,第二步是进行下线处理。即向国家版权局进行行政投诉,和各级网络版权监测中心(例如首都版权产业联盟和北京市版权局共同成立的版权监测中心)进行合作,一般可处理95%到98%的盗版源。但因为一些小网站的服务器在海外,无法立即处理。
吴冠勇提出,很多工作其实都是在盗版源出现之后再进行补救,而最应该做的其实是摧毁传播源头和途径,这种技术现在已经成熟了。“其实可以安装版权内容过滤系统来进行技术上的屏蔽。比如给云存储平台安装《寻龙诀》视频的指纹特征,一旦有人上传并分享,系统就可以自动屏蔽这个视频。”但这种技术实现的前提是网络平台安装这个过滤系统,“现在有帮助一些UGC的网站安装了,但只有少数几家,现在著作权法没有规定这些云盘企业必须安装。”
关键还是立法和问责
从业者呼吁定性为经济型犯罪
就在接受新浪娱乐的采访时,五洲发行的李宁接到了电影局的电话,被通知《寻龙诀》在南京信息工程学院被盗录,同样受害的还有《万万没想到》。他无奈地说,片方没有权力搜查观众是否带了盗录设备,盗版源在网上流传后也没有权利勒令网站下线,只能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和电影局的工作。
12月21日,电影局发布通报,指出随着技术的完善,通过盗版源可以精确定位到发生盗录行为的影院、影厅和确切时间点。李宁表示,技术上的进步和电影局加大反盗版力度,是让从业者非常开心的一件事。但他进一步提出,问责和立法问题更加重要。
“我个人意见,一定要从源头上定性为犯罪,经济型犯罪,这样执法也有据可依。”